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图书馆存包柜去与留的探讨(2)

时间:2014-05-30 15:37 点击:
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首先,数量越来越庞大的存包柜如何管理?在馆内有限的空间里,显然不能给存包柜腾出更多的地方。存包柜陈旧了,损坏了,更新不及时,日久便成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笔者走访其他高

  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首先,数量越来越庞大的存包柜如何管理?在馆内有限的空间里,显然不能给存包柜腾出更多的地方。存包柜陈旧了,损坏了,更新不及时,日久便成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笔者走访其他高校图书馆发现,此现象普遍存在。有的高校图书馆存包柜因损坏过半,疏于管理,更是形同虚设,反而成为读者入馆的障碍。

  其次,数量有限的存包柜只能满足有限的读者使用,这就意味着先到者先使用,诱发了读者间、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冲突。更有甚者,为了达到长期使用存包柜的目的,私自换锁,把公共存包柜变为私人存储柜。这将造成更多的读者不能正常使用存包柜,也增加了图书馆的管理难度,有违图书馆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笔者也常遇到过此类事件。每次定期检查、整理存包柜时,都发现有换锁现象,且柜内物品凌乱。在按章进行处罚或教育读者的同时,也促使了笔者对存包柜使用的思考。

  再次,存包柜钥匙的管理是个大难题。钥匙的丢失、损坏直接影响到存包柜的使用情况。图书馆必须抽出一部分人力物力来应对钥匙的分类、标识等问题。且钥匙形状相近、标识容易脱落、模糊等等也都给管理工作带来了不少麻烦,增加了管理成本。

  至此,存包柜问题成为图书馆进一步增强服务,完善管理的讨论焦点。去掉,固然是甩开了包袱,免除了因存包柜带来的各种问题,但读者存包的需求仍在,存包问题如何解决?读者服务精神又如何体现?保留,能延续服务读者的精神,但又该如何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呢?

  面对种种诸多问题,图书馆采取了新的措施——开设存包专柜。读者入馆须到专柜存包,领取相应的号码牌。待出馆时凭号码牌换领自己的物品。这样就把一个个存包柜换成了物品领用牌,读者物品统一由工作人员负责监管分类。在保留对读者存包服务的同时,又减轻了对存包柜的管理负担。无疑,这样的办法能有效地解决日渐庞大的存包柜群如何安置和维护等一系列问题。实践证明该模式能适应读者流动比较大、快餐式阅读的情况,尤其是读者入馆高峰期,能较好地对读者进行疏导和满足读者存包的需求。增强对读者服务的体现,应该说是传统存包方式中一种比较理想的管理模式。缺点是需专人管理。且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在高校图书馆的运作背景下,显得有点生硬。

  三、存包柜的发展趋势

  时代总是前进的,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存包柜的管理有了新的发展。电子存包柜——一种新的存包方式已经出现。读者可自行操作,电脑会自动检查当前存包柜的使用情况,能自动弹开空的存包柜门或提示存包柜已满信息。目前,广外图书馆已进入电子监控管理时代,电子防盗仪、摄像头监控均已投入使用。不久的将来,也将设置电子存包柜,进一步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而据笔者了解,在我国一些前沿城市甚至已开始使用投币式自动存包柜,使存包柜的管理不断推陈出新。

  当然,与此同时,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读者爱书护书、爱馆护馆的宣传教育,做到制度与服务同求。在网络上一度获得读者好评的贵州遵义西西弗书社店就是其中的典范。“背包太沉,存吧!”这是该书店店规的一条。可以说,图书馆能给予读者充分尊重和充满人性关怀的服务,比先进的技术更具执行力,这也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探讨,使笔者认识到广外图书馆存包柜走过的是一条不平凡的路,而这一路也是其他高校或社会公益性图书馆存包柜建设发展的一个缩影。无论将来是否还需要存包柜或变换为其他什么形式,存包柜为图书馆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是值得肯定的,因为其发展历程的本身就是图书馆以人为本、服务大众的历程。

  【参考文献】

  [1]程亚男. 服务的真谛——从“西西弗书社”的店规说起 [J]. 图书馆,2003(6).

  [2]王宗义. 图书馆“核心能力”建设的思考——“新世纪图书馆管理变革”的散思之三[J]. 图书馆建设,2003(3).

  [3]司马小. 浅谈大学图书馆存包问题. 在线文档分享平台.

  [4]刘惊雷. 高校图书馆存包柜管理的误区及对策[J]. 图书馆界,2009(3).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